永不屈服任正非
文/景桥先生
1
1978年3月,春江水暖。刚当选全国政协主席的邓公,迫不及待主持召开“全国科学技术大会”,提出了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”的著名论断。
这场“科学的春天”大会,后排坐着一位部队代表,时年34岁的副团级技术副所长——任正非。1974年应征入伍的他,参加了代号001的战略工程,四年磨一剑,荣获“全军技术成果一等奖”殊誉,方赢得此间一座。
不难想见,彼时任正非,风华正茂、意气风发,而大会予他的心灵冲击,春风激荡。
四年后,他的人生赢来了第一个巅峰——出席党的十二大。
然而,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。命运沉浮,刹那切换。仅一年后,基建工程兵成建制撤销,他无奈转业到深圳南油,任该集团旗下一公司副总。
显然,天性豪迈的前军人任正非,甫入尔虞我诈的商海,极不适应。1987年,他坠入一场商业陷阱,被骗200多万,最终落得个开除公职、妻子离婚、背负200万巨债的收场。一切来得如此之快,猝不及防。
前半生体制内的他,曾苦苦哀求领导,望保留公职。但历史,显然还有更重任交付他。
这一年,他已43岁。不惑之年,一撸到底、一无所有,背负重债。世态炎凉,人生无常,大起大落,莫过于此。
很多人预料他将一蹶不振、了此残生。的确,43岁,已是早退之龄了。
但他是任正非。十年戎旅生涯,给他注入了“战士”、“硬汉”的基因。面对命运捉弄,他永不屈服,遇挫愈强。
也正是这一年9月,他集资21000元,创立华为。
不惑之年始逢春。有一个悲催的结局,才有了一个卑微的开局。
2
罗马不是一天建成,正如华为不是一天强大。
一部华为成长史,就是一部危机管理史。作为一家民营企业,从早期体制、财务、技术、管理危机,到“血汗工厂”的抨击,到竞争对手无所不用其极的围追堵截,危机如影随形。
创业31载,几多突围,创痕累累,但终究是挺过来了。不但挺过来,还长为参天大树。
今天,我们击节赞叹华为有多伟大,当初华为就有多创业维艰。
如今回看,任正非永不屈服的精气神,深深烙进了华为的文化基因。
他永不屈服于技术封锁。
坚持独立自主研发之路,保证每年营业收入10%投入研发,承诺员工收入水平同地区最高。
自2004年启动芯片研究,累计投入研发经费一千多亿,十年一剑,今年升级的“麒麟980”芯片,横空出世,跃升世界顶级。
12月8日,继保住英国5G订单后,华为又和葡萄牙最大电信运营商签署合同,这是华为获得的第23家全球网络客户,在5G领域一骑绝尘独占鳌头,成为下一代电信技术领先供应商。
也难怪,《经济学人》称华为“欧美跨国公司的灾难”,《时代》惊呼“电信产业巨头最为危险的竞争对手”。
因为技术领先,华为有为有位。
2017年,全球营收高达6036亿元,超过BAT(百度、阿里巴巴、腾讯)三家总和,且50%营收来自海外市场。弯道超车爱立信、思科等国际巨牛,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。
据统计,2016年,华为向苹果公司许可专利769件,苹果公司向华为许可专利仅98件。异军突起,攻守换位,足令对手胆颤心寒。
但可别忘记,2004年起步时,华为芯片还是一片空白零基础。时人不惮以嘲讽,但任正非却坚定执着走科技长征,他说:
我们不投机取巧,不走捷径,而是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攀珠穆朗玛峰。
这正是一个战略型企业家永不屈服的精神——深邃的预见力、高超的思想力、一往无前的执行力和大无畏的战斗力。
3
他永不屈服于资本势力。
华为位列世界500强第72位,却是唯一坚持不上市的公司。
面对资本市场运作暴利诱惑,面对互联网企业热衷上市赚快钱的争先恐后,唯有他,不忘初心、岿然不动,多次明确华为不会上市,他坚毅有力回应:
资本市场都是贪婪的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不上市成就了华为的成功。
上市意味着什么?
意味着:被嗜血贪婪的资本绑架,被短期目标裹挟,为了追求短期利润,往往选择牺牲战略目标,减少长线研发投入,这绝非华为的星辰大海。
意味着:高管和核心员工的原始股,将一夜暴涨,快钱闪富的诱惑,将令他们不思进取贪图安逸,斗志丧失殆尽。
意味着:一枝独秀的民营企业华为,将在错综复杂的资本链条中,为外国资本坐收渔利。
阿里巴巴上市了,大股东日本软银持股29.2%,美国雅虎持股15%。阿里赚的钱,大多却被外国资本家攫入囊中,这便是前车之鉴。
正因不上市,华为永远崇尚实干,永远是自己控制的企业,其全球利润也将全部回归中国。2017年,华为纳税1400亿元,便是明证。
这正是一个实干型企业家永不屈服的精神——不为资本市场所惑动,目向星辰,脚踏实地,埋头苦干。
4
他永不屈服于胜利光环。
开启从无到有、披荆斩棘的创业传奇后,他从未定义自己为胜利者,始终低调做人、谨慎处事,不为功德迷惑。
他居安思危,时刻思考着华为的前途命运,曾写下《华为的冬天》、《北国之春》、《华为的红旗还能打多久》、《华为三十年大限快到了,想不死就得重生》,警醒每一个华为人安思危成思败。他说:
华为没有成功,只有成长、
华为总会有冬天,准备好棉衣、
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,对成功视而不见。
在无数胜利者被冲昏头脑的历史舞台上,唯有他,始终如一保持着清醒、睿智和冷静。
此前,因为低调,他并不为人所熟知。自1987年创办华为至今,他没有接受过任何媒体正面采访(除两次应中央高层要求,作了服从外),从未参加任何评选、颁奖活动和企业家峰会。
他说:板凳要坐十年冷。我为什么不见媒体,是因为我有自知之明。我知道自己的缺点并不比优点少”。
2016年,人们诧异发现,72岁的他,一个人拖着行李箱,在机场坐摆渡车、排队等出租车,没有秘书随从、没有前呼后拥。而这一年,华为全球营收5200亿元,相当于5个阿里。
这正是一个情怀型企业家永不屈服的精神——不为眼前的胜利,迷惑双眼、迷失自我。
5
他永不屈服于强权倾轧。
2002年,他提出“雄赳赳、气昂昂,跨过太平洋”战略,随之,锋芒初露的华为,遭遇竞争对手思科的强烈反弹。2003年,思科起诉华为专利侵权。
关键时刻,他没有惧怕没有退却,振臂一呼,敢打敢拼,坚决回击,在美国与思科打了一场旷达两年的世纪官司。最终在大量技术铁证面前,华为赢了,专利侵权不成立,和思科达成和解。
而今天发生的事情,所有人都知道了。
一家中国民企,竟让别人如此惧怕,不惜撕破脸皮,龇牙咧嘴,丑态毕露,吃相难看,足见华为的分量!
据一份任正非内部讲话稿,他已发出雷霆怒吼,一针见血指出,妥协是没有出路的,誓言绝对不投降,要横刀立马,敢于亮剑,杀出一条血路。
他号召要收缩边缘性投资,加大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战略投资,避免生命线被卡住。
现在的华为,上下个个嗷嗷叫。他们知道,只有绝地反击背水一战,才是最好的凤凰涅槃绝境逢生!
而这样一位企业家、一位男人、一位父亲,面对世界霸主的凌辱,没有惧怕、没有倒下、没有屈服,敢于背水一战,敢于叫板强敌,堪称一位斗士、一位硬汉、一位战将了!
这正是一个战将型企业家永不屈服的精神——有底气、有骨气、有傲气、有杀气,三千越甲可吞吴,不破楼兰誓不还。
6
静水流深终有源。永不屈服的任正非,有过饥肠轱辘不堪回首的童年。
1944年,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,家中弟妹7人,他是老大。因为父母被打为“老九”,生活异常拮据,两三人共用一条破旧被子,下面垫着全是稻草。揭不开锅时,母亲每每求助邻居亲友,多半空手而归。
高中三年,他没能穿过一件衬衣,最大梦想是吃一整个白馒头。高考前,在家复习功课,饿得实在受不了,就用米糠和野菜烙饼充饥。母亲瞧见了,心疼得直落泪,早上暗暗塞他一个小玉米饼。
他后来在《我的父亲母亲》中感慨:
这个小小的玉米饼,是从父母和弟妹的口中抠出来的,我无以报答他们。
考上大学后,要自带被褥,可难住了全家。最后,母亲捡回旁边一所学校毕业生丢弃的破被单,缝缝补补,总算勉强对付。
在大学,他不为外界十年“枪林弹雨”扰动,自学电子计算机、数字技术、自动控制等课程,自学逻辑、哲学,自学三门外语。他说:
对国家是一场灾难,但对我是一次人生的洗礼!
正是这段艰难岁月,砥砺沉淀了他勤俭节约、朴素无华、永不屈服的品性。
7
今天,中华有为、荣耀复兴正当时。
《时代周刊》评价他:“一个为了观念而战斗的硬汉!”外界夸赞他是一名商战场上的“斗士!”龙永图说他“体现了我们中国军人传统的战斗精神!”
一个古稀老者,皱纹满面,本应是含饴弄孙、颐养天年的年纪,却依然像个战士一样,奋战在漫漫长征路上。说他是当今中国最伟大的企业家,可以不加之一。
这样的任正非和华为,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,包括这个国家、这个民族。
永不屈服的任正非,永不屈服的华为,永不屈服的民族。
致敬大华为,致敬任正非!
来源:你的景和我的桥